仰不愧天
迊接一批又一批來自海外的成千上萬的歸僑是新生的一窮二白共和國。歸僑們像南來的大雁飛向祖國的四方,和祖國的同胞同甘苦、共患難。他們活躍戰鬥在祖國建設的各條戰線上,相當一部分人成爲新中國政治、軍事、外交、經貿、新聞、文化、教育、體肓、藝術、科技等領域的領軍和骨幹人才,更多的青少年歸僑學子則分佈在全國各種學校中讀書學習。千百萬愛國歸僑不分東南西北,不分男女老幼生活奮戰在祖國大地,爲的僅僅是:用我們的雙手和生命建設新中國!海外遊子終於回到自己的”家”了。在祖國制定的 “一視同仁,適當照顧” 政策的保障下,歸僑用生命、血汗和不求回報的奉獻,把青春年華獻給祖國,他們像一顆顆種子黙黙深埋在祖國大地上發芽生長,給年輕的共和國的成長帶來一股新的活力,建國初期,通過歸僑和海外親朋好友的廣泛和持久的聯繫,引來了一筆筆寶貴的外匯收入。在五十年代後期,更設立僑匯票的制度,除適當照顧了廣大歸僑的日常生活和生活方式外,同時爲國家帶來了極爲可觀的外匯收入。在歸僑較集中的城市北京、廣州、杭州和廈門等地大興土木,興建華僑公寓、華僑新村來吸引外匯,在國家外匯短缺的情況下僑匯對國家的社會主義建設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除此之外,海外華僑自願出錢出力來支援祖國建設的義舉從未間斷過。
廣東、福建等地華僑投資公司的創辦爲當時一窮二白的共和國添補了緊缺的資金和工業空白。中國早期的照相紙品牌,廈門生産的「公元」,就是華僑投資的。五十年代在閩粵僑鄉地興建的塑膠、造紙、橡膠等企業,抗美援朝時期,海內外華僑和歸僑參軍赴朝,捐錢捐物捐藥品,可歌可泣,驚天動地。
從1954年到1955年一批又一批的萬隆回國的同學,不知不覺地擔當了支援祖國建設的 “地下運輸隊”。源源不絕的優良種子在海南島肥沃的土地上紮下了根,經過五十年的栽培,如今已是綠葉成蔭,橡膠、咖啡、胡椒等爲國家創造了巨大的財富。有一次,中央電視臺在《走遍中國》的欄目中,提到興隆華僑農場橡膠林時,只提當時這些橡膠種子的價格比黃金還要貴,但沒有提到種子究竟來自何方。
歸僑無怨無悔地回到祖國,在國家對歸僑 “一視同仁,適當照顧” 政策關照下,廣大歸僑感到祖國的信任和溫暖。那是歸僑回國後的春天啊!但由於各地政府掌握政策水平的參差不齊,加上階級鬥爭路線不斷膨脹,歸僑的遭遇也是因人而異了。得以青雲直上的歸僑畢竟是少數,更多的僑友開始面臨普遍的程度不一的政治岐視和不信任感,許多人的心開始涼了,隨著頻繁的各類政治運動的展開直到文化大革命,一起起不幸的悲劇發生了。有海外關係的歸僑終於列入 “臭老九” 之一員。本文無意爲咱們的祖國臉上抹黑,只是想以幾起典型的事例來回顧一些歸僑匪夷所思的遭遇:
1950年憑一股愛國熱情,蕭先生(恕隱其名)一家經千辛萬苦從美國回到了北京,並根據他的專業安排在大連有機化學研究所工作。本來相安無事的蕭先生在一次審幹中被領導懷疑:「在美國有洋房汽車的優厚生活,爲什麽要回國?」這極爲荒誕的「特嫌」理由,令蕭先生全家陷入困境,研究所領導以鎮壓「反革命」除把他隔離審查外,還組織群衆批鬥,並編了活報報劇搞臭他,蕭先生頓時精神崩塌。在1955年的「肅反運動」中,舊事重提,被鬥得死去活來。事情發展到「文革」,除了「特嫌」的老問題外,又多了一條「反動學術權威」的罪狀。這時的蕭先生的精神徹底崩塌,全家集體自殺,弄得家破人亡。
源哥,印尼萬隆市第四代僑生,自幼習武,師從霍元甲後代的霍東閣。1955年「亞非會議」期間被當地中華總會邀請,充當周恩來在達曼沙里住宅的日夜保鏢。因他盡忠職守,事後受到中華總會的嘉許,1960年印尼排華,他舉家回國,安排在廣西某華僑農場。時值三年困難時期,因看不慣農場幹部多吃多佔的劣行,與農場幹部大打出手,而被扭送到派出所,並定性爲「壞分子」。1966年他因咽不下這口冤氣,便上訪到北京,時值中央僑委已處於癱瘓狀態而不得要領。於是全家偷渡到了澳門,後來又偷渡來到香港。2001年因病帶著「壞分子」的帽子溘然去世。
馬來亞歸僑的遭遇更加悲慘,他們大部分人曾在僑居地出生入死地投身到抗日、抗英的洪流,因此這些歸僑的大部分人是被英國殖民政府視爲「不受歡迎」而被驅逐出境,而僑務部門更無例外地安排到華僑農場務農,這種安置實際形同變相的發配。他們中有的人幸運地青雲直上,但不少人因參加馬共,而且有的被捕坐牢,由於這些歷史問題,在歷次運動中或作爲 “假黨員”,或作爲 “叛徒”接受政治審查或迫害。
馬來亞歸僑阿秀(外號)1926年生在馬來亞貧困家庭,大哥與大姐爲馬共黨員,他自己也於1945年加入馬共,從事地下的抗英活動,因此於1948年被捕入獄。1949年被驅逐出境回到了汕頭,1953年下放到海南島。1965年被馬共駐京辦事處安排到中央黨校學習。學成後安排到四川樂山當工人,「文革」時慘遭迫害,被打成 “特務”,但他仍無怨無悔,終於在南昌病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