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樓主 |
發表於 2012-4-9 18:48:45
|
顯示全部樓層
“老等”的等待(原创小说)
“老等”的等待
其实大家伙管老邓叫老等绝对是事出有因。听说他出生时过了预产期两天都不肯落地。上世纪九十年代,三十岁的他,依然是光棍一条,多病的父亲怕这不上心的独儿断了邓家香上火,便串通所有亲戚对他采取轮番“轰炸”。无奈之下,他只好不声不响地离开家乡,去了遥远的新疆,到塔里木团场的一个养鹿场干上了饲养马鹿的活路。
刚到鹿场,就有人背地里说他是个“人才”,因为他说话口吃,听他讲话都费劲,尤其是夏天出门打草或者是推料喂鹿,走路生怕踩死蚂蚁的样子,真让人看了憋气。据说老等在家乡时经人介绍也处过个有模有样的姑娘,至于为啥掰了,那只有他自个儿明白,不过听同乡说主要是与他那慢性子有关。
唉——这年头,林子大了,什么鸟没有?
不过,别看他喂牲口的活儿干得不咋的,但他小子闷葫芦肚里却有货,因为他文才好,加上一手毛笔字写得是刚劲有力,不管是东家打个报告还是西家写副对联什么的他都是热情相助。
一天,好心的邻居给他说了个姑娘,不料他和姑娘还没处两星期,别人却死活不干了。随后单位里传出小道消息,有人公开断言说他没一点儿男人激情,八成是功能有问题,但也有人说他是篮球赛场上发挥失常的投手,或者是那种慢热的选手。
人那,懒有懒命,憨有憨福,说来也怪,他来团场才几年就赶上了招考政工员,谁曾料到他这馍不是馍菜不是菜的家伙一不小心就给蒙着了。临要上岗的那天,他请了几个同乡下馆子,谁也想到他竟说了句让人匪夷所思的话。
“机------机会是专为有------有准备的人准备的。弟------弟兄们记住,这可是我------我老等的‘语录’。” 他说。
老等自从干上了政工员,他的生活翻开了新的一页。他的文章在大报小刊上四面开花,他的事业如日中天。三十八岁那一年,他又和一个二十八九的小寡妇黏糊上,他终于等上了一个爱他的女人,等到了一个虽不宽裕但很温暖的家,等上了一个天真活泼、聪明可爱的孩子,总而言之,老等这小子大器晚成,他终于等到了现成,终于等到了他应该等到的一切。从那以后,也正是这个爱他的女人和他所爱的女人点燃了他三十八年来对美好生活的期望。
老等是个有福气的人,从进了女方家以后,他的脸上每天都洋溢着喜悦,心里充满着甜蜜,最让他为之欣慰的是没费多大事儿捞了个可爱的儿子。儿子七岁,名叫胡杨,小小年纪能歌善舞,不论走到那里,只要一听到乐曲就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来。
一天,突然一辆“牛头”车开到老等的家门口,团里的政工科科长陪着两个客人进了他家。经过一番介绍后老等才知他们是自治区歌舞团来挑选演员的。在一番理节性的谈话后,一个负责人模样的人说:“上次来咱们团场演出时,我们惊奇地发现了你们的小胡杨,他在演艺方面很有天分,所以我们是专乘来接他去学习的,相信他一定会成为一个出色的舞蹈演员。”
“这孩子太小,又不懂事,他去了会给你们添很多麻烦的。”孩子妈怕老等说话口吃讲不清楚,抢过话题说。
“不会的,我们那儿象他这样大的孩子有好多,他们的学习和生活都有专人管理。”
儿子要走了,老等不忍心让他去那么远的地方。他知道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但是,他不容许自己漫长的等待再在孩子身上重现。至于那天歌舞团大老远地来塔里木演出,儿子从台下跳到台上,随乐曲天真活泼地舞动着身姿,完全是他的即性发挥。他的表演不仅让专业演员们为之震惊,而且还赢得了农场人的欢呼与喝彩。
天真活泼地小胡杨为了跳舞,每星期都磨穿一双鞋,他娘光做鞋子都来不及。于是,儿子无论在哪儿跳舞,当妈的只要知道,非得把他撵回来训斥一番,因为她的家境不容许把更多的时间花在给孩子做鞋上。
小胡杨临走的那天,老等家门口聚集了好多好多的人。
乡亲们送来了各种各样的礼品为他饯行,当然送得最多的还是鞋子。突然这时,养鹿场谢场长也赶到老等的家门口,他毫不忧郁地从兜里掏出五百元钱递给老等。说:“老等,对不起,小胡杨去乌鲁木齐的事儿刚听说。这小子为咱们团场人争了脸,我们再也不能让你家的孩子为穿鞋子犯愁,所以,从今天开始他穿着方面的费用我们鹿场全包了,这一点请放心。”
“谢------谢谢。”老等万分感激地说。
“牛头”开走了,小胡杨在车里哭成了泪人儿,老等俩口和所有送行的乡亲们的心里好不难受,但是他们目送着远去的轿车,心里又开始了一次新的等待。
作者:新疆库尔勒神宇公司张广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