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書展,本土作家陳冠中成了2013香港書展的年度作家。步入陳冠中專區,一幅巨大的墻體文字,就赫然寫了一個長句子。估計足有幾百字,卻只有一個句號。
這,也許就是香港文字的一個特色吧。看到這一幕,我發出會心的微笑。陳冠中,也許只有你,還能那麼放肆睇書寫這種香港句法,換做別人?
一個句子,居然有那麼多的感慨?是的,一個句子。
花了九年的時間寫了一部小說《風暴》。若是專業作家,早餓死了。即使只用九分之一的時間,一年,恐怕作家這一行也沒幾個人能辦得到。所以在香港,作家不是專業。是情趣。
兩年多以前,完成了小說的整體寫作。修改用了近三年,其中,標點符號的修改,也佔用了不少功夫。
作品完成,當然要做樣書出來給有意思的人去試讀。其中一個文學愛好者,飽覽群書,是個建築設計的名師。他一如許多不同階層的讀者,拿了我的書幾天幾夜不睡覺的刨。這不奇怪,因為我的一個金融界前輩,幾家掛牌公司及證券公司的老闆,在離開香港回澳洲度假前也拿了一本堪稱「裸胚」的樣書去先睹為快,結果越洋電話罵我害死他,害得他也是幾天幾夜不睡覺的把我的小說刨完。
我這位設計師的朋友看完,對我最大的意見是:「你那些香港式的長句子,許多是靈感大發一氣呵成淋漓盡致非常好。不過,我們讀者就慘了,氣都喘不過來。」
為此,當一連串修改項目輪到標點符號一項時,我將所有的長句子都改成短句、斷句。結果,當然是慘不忍睹。怎麼辦?重新來過,該長句就長句,該短句就短句。而且,出版時,對校對人員下了特別指令:凡是標點符號,就不用修改,因為我對所有標點符號的應用已經反復全盤特別關照過了。
現代文學,句號,不是一個簡單的東西。
著名語言學家朱德熙曾經說過:「目前的傾向是句號用得太少,該用句號的地方往往用了逗號。原因就是覺得前後文義上有聯繫,害怕用了句號之後,會把這種聯繫割斷。」
香港一些高級程度考試有關文學寫作的報告也指出:「標點符號運用則仍注意不足。有一段十餘行僅用一句號者,亦有文句未完而用句號,造成結構殘缺者。」
可見,句號應用之不當,情況普遍。一些學術論文的討論,卻指出:「本來認為十分清楚的句子,實際上從來根本沒有一個在語言學上能夠令人滿意的句子定義。」
因此,在對小說最後的修改定稿時,我的原則是:該長就長,該短就短。也因此,當我看到陳冠中先生的展覽寫下那麼長長的句子,僅用一個句號,發出那麼意味深長的會心微笑。
[ 本帖最後由 子夜 於 2013-8-3 13:20 編輯 ] |